9月26日我爱配资家,广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联合中国劳动保障报社法律事务中心,携手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、广州市总工会、广州市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成功举办2025年第三季度“法护营商·智汇湾区”仲裁普法暨青年仲裁员志愿者联系企业活动。
与此同时,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、市总工会联合举办新闻发布会,共同签署《关于联动高效化解劳动争议案件(纠纷)的工作意见》,标志着广州“法院+人社+工会”劳动争议多元化解联动机制正式建立并运行。
以“法院+人社+工会”为核心,通过跨部门、系统性的协同作战,同一天的两场活动共同展现了广州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中从“单兵作战”到“集团作战”的治理模式升级,为高效化解纠纷、源头预防风险提供了坚实的机制保障和组织合力。
广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相关负责人介绍,本次仲裁普法活动创新采用多部门协同机制,实现资源整合与优势互补。即仲裁机构提供典型案例支撑,法院给予权威司法指引,工会立足劳动者维权视角,就业中心解读最新扶持政策,形成了从风险预防到纠纷化解的全链条服务闭环。
聚焦粤港澳大湾区企业用工管理的痛点难点,活动针对涉港澳资企业及相关企业的负责人、人力资源和法务管理人员,开展“送法上门”精准服务。
由资深仲裁员、法官、工会律师及就业服务专家组成的青年志愿者普法团队,围绕《劳动争议司法解释(二)》应用、工时休假管理等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解读。
现场互动环节气氛热烈,企业代表就跨境用工、加班费计算等实操问题踊跃提问,专家团队逐一进行专业解答,获得参会企业一致好评。
本次活动采用“线下讲座+线上直播”双轨模式,吸引了300余家企业代表现场参与,线上点击观看人次超9万。通过多媒体平台的放大传播效应,使普法宣传覆盖面大幅扩展,为优化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。
接下来,广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将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:一是打造“青年仲裁员志愿者联系企业”品牌项目,完善常态化普法机制;二是深化与法院、工会等部门协作,构建信息共享和联动调处平台;三是加强跨境劳动争议处理规则研究,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更加优质的法治保障,持续推动区域营商环境优化提升。
南方+记者 洪钰敏
通讯员 赖书敏我爱配资家
红腾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